这座超级工厂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了44天。楚能22

中能新能源锂电池基地建设工地。图片提供:通讯员
诸天都市报讯(记者周萍英实习生孙雪琪)深秋的襄阳,1608亩土地在细雨下沸腾。 10月28日,总投资220亿元的春能新能源锂电池基地在这里正式开工。当嘉宾聚集时,舞台上彩旗飘扬。挖掘机和卡车整齐地排列在舞台后面,在泥泞的地面上来回移动。身着蓝色工作服的蜀能供应商、客户和员工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新能源行业新时代的开启。
从签订合同到施工44天。这个数字不仅打破了项目实施的记录,更体现了一段妥协、速度和梦想的温暖历史。
“用了44天才兑现承诺,这样的执行力实属罕见!”项目经理顺能的这条评论是在深夜的背后土地编目并取得“五证”后的奋斗和不眠之夜。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九月。 9 月 15 日项目签署时,挑战仍在继续。 30多天的降雨,让工地变成了泥泞的“沼泽地”。考虑到传统节奏,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然而,向阳的选择是“占领”。
“我已经克服了一切困难,如果我能做到,我就能做到。能抓住棋子的人就能抓住棋子!”襄阳高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正军的声音中依然带着一丝紧迫感。他们运送了3万平方米的砖块和矿渣,租用了近3000块钢板铺路,并从外地运来了设备。食物送到驾驶室,油送到机器,做到“人停,机器不停”。
这是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双向竞赛”。 L企业的米拉达机密和企业建设者的努力工作将共同创造出更多的力量。
在就职仪式上的产品展示区,老汉森先生为伊朗客户提供了 20 公斤国内电池,并提前详细介绍了产品。汉森表示,该项目的规模和当地政府的支持让他对未来的合作更加充满信心。 “我们肯定会继续购买更多。”这意味着工厂的前身是完整构建的,是全球市场上的产品。这意味着最重要的。
站在即将开工的土地上,中能新能源总裁戴德明热情地说:“我们将在这里建设一座世界级的超级工厂。”
他解释了该项目的战略重要性。这个投资220亿的项目是襄阳市打造城市强国的“胜利之举”千亿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它将填补襄阳大容量储能电池规模化生产的空白,加速向襄阳集中,成为吸引上下游产业链的“链主”。
这个“超级工厂”计划于2026年底建成投产,届时将整合武汉研发、襄阳智能制造、宜昌化工等产业优势,成为连接“汉湘宜”三金角的产业核心,构建从研发、制造到回收的全产业链闭环,为湖北省打造全国新能源奠定坚实基础。行业.高地。
这里将建设湖北最大产能的春能生产基地:锂离子电池年产能70GWh,未来将年产值300亿元,就业人员5000人。这座古城正在以其特有的坚韧和温暖拥抱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