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智慧路灯照亮幸福城市生活
随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崇英通讯员蔡红云胡红林
晚上,灯笼被点燃。随州的路灯渐渐亮起来。柔和的光环不仅驱散了城市的黑暗,也温暖了夜晚归家的人们。近年来,随州市街道照明管理局为路灯换上“节能芯”,装上“智慧大脑”,编织一张细致的“安全网”,让路灯更节能、更智能、更体贴,真正照亮市民的幸福。
绿色转型,夯实“低碳基础”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该市把城市照明节能改造作为“绿色发展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摒弃传统路径,创新引入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联手省综合能源公司,打响高端照明“换电战”。城市地区的能源路灯。
记者在随城市迎宾街改造现场目睹了新旧光源的更换。用高效LED灯替代已使用多年的高压钠灯,不仅光效大幅提升,使用寿命也延长数倍。 “目前,迎宾、焦、白云、神农街道等主要道路已改造高能耗路灯3000多盏,年均节能率明显提高。”公共照明管理局局长刘斌说。
绿道的安全至关重要。与此同时,随州市投资拨款150万元启动大规模漏水监测工程,在路灯控制终端安装“安全监视器”。追加资金350万元,对迎宾大道等主要道路老旧管网进行改造,确保两轮驱动的“节能”和“安全”。 “改造后,灯亮了,线路故障少了。巡线效率大大提高!”负责管网维护的党员老王深受感动。
智慧赋能,开启“按需照明”
从“全方位最大亮度”到“按需调光”,随州路灯正在加速走向“智慧”。通过引入“智慧路灯”管理平台,安装单一控制照明系统和公共照明智能网关,技术人员将能够从控制中心远程“控制”城市的公共照明。
“路灯的亮度可以根据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天气情况、交通流量实时调节,是可以调节的。”刘斌说:“夜间交通稀疏时,可以通过控制中心适当降低亮度。这不仅满足基本照明需求的同时,还最大限度地节能,提供从开关“集成”到“按需照明”的精准管理。
智能化管理的范围延伸到各个方面。我市创新实施了“三巡三整”业务方法:日常巡查了解设施基础情况、专项巡查聚焦风险隐患、智能监控实时监控运行状况。简单故障一发现就修,复杂问题限时解决,疑难杂症追根溯源。目前,全市公共照明设施健康率稳定在98%以上。一旦出现极端天气情况,24小时紧急抢修团队确保第一时间响应并提供保护,以防“灯不灭”。
关爱人民,筑牢光明“防护网”
“人民”的迫切需要“困难、焦灼的期盼”是我们的“困难清单”。这是路灯管理局党员和领导的行为心态。一些地区针对“路无灯,或有的灯不亮”的问题,启动了“暗区”。这次专项“扫黑除恶”行动,由党员骨干牵头,对187条路、巷、巷展开“网上”搜查。
在曾都区东城街道金阁社区,曾经漆黑的巷子里安装了12盏明亮的路灯。居民张大爷吃完晚饭去散步,感觉特别舒服。 “以前是一尺深一尺深,现在又亮又轻,有安全感!这种踏实的事情正在做在人们心里。”今年以来,随州已在27个类似区域新建或改造路灯350盏,惠及居民10万余人。
为打通“最后一公里”服务,街道照明管理局设立了建立“24小时报修热线+数字化管理平台”双通道响应机制,当市民发现路灯故障时,无论是拨打热线电话还是网上举报,都能得到快速高效的响应,以实际行动兑现“路灯更亮、人更安全”的承诺。
截至目前,我办已高效处理各类诉求业务订单81件,解决政协相关提案1件,真正实现了“回应人民需要”的目标。
从照亮黑夜到温暖人心,随州路灯聚焦绿色,韵智慧,聚焦人民生活,描绘出“灯光明亮、风景优美、百姓安宁”的城市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