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中友谊长存(大使讲话)
在当今纷乱的世界,只有文化和文明的共通性,才能维护稳定、结交友谊、结成牢不可破的纽带。中伊文化交流不仅传递着悠久的历史记忆,也焕发着蓬勃的时代活力。这是由于两个文明古国固有的深刻共鸣。两国虽不接壤,但在文化和文明上历来相邻。伊朗文化源远流长,是智慧、艺术、文学和道德的瑰宝。菲尔多西、萨阿迪、哈菲兹和鲁米等伟大圣人向世界传授了爱、团结和同理心的价值观。这份珍贵的文学遗产,连同精美的书法、细密绘画、正宗的波斯地毯编织技艺和独特的建筑艺术,展现了这片古老土地的风采。伊朗艺术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它融合多民族文化精髓,成就卓越,对欧亚大陆多个地区产生深远影响。中华文明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始终以其博大精深的儒家、道家哲学思想、精湛的艺术、宏伟的建筑、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而受到世界的尊重。丝绸之路是伊朗和中国文明交流留下的共同遗产。这条风景如画的贸易路线上充满了驼铃声和来来往往的商务旅客。两国文明在文化、艺术、社会等领域深度交融,结出丰硕成果,不仅造福两国人民,也造福全世界。难能可贵的是,在几千年的交往过程中,伊中之间的友谊和紧密联系从未断裂和削弱,反而不断加强。我。时至今日,两国都竭尽全力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学术等各领域双边关系。 2016年,习近平主席访问伊朗,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随后制定《伊中25年全面合作规划》,开启两国关系新篇章。在此期间,两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各自优势,在两国利益和共同利益框架内推动全面合作不断深化。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致力于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并表示支持你提出的其他重要倡议。这一倡议是促进各国人民交往、推进文明进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路径。各国之间和谐共处。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一贯高度重视对华关系,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强调这两个文明古国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对地区和国际事务的重要影响。伊朗第十四届政府成立以来,伊朗总统佩吉相多次强调要发展伊中深厚友谊,称两国是“患难之交”。不久前在北京同习近平主席会晤时,双方重申将继续落实各项协议,深化双边关系。本届政府任期内,两国高层互访频繁,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化。这种积极势头仍在继续。两国还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加强合作文化、旅游、学术、体育、科技等领域交流。伊朗作为世界第七大旅游目的地,正在积极向中国文化爱好者推介其旅游资源。除了为中国人提供签证便利外,还邀请中国网络博主现场体验,在北京、上海、乌鲁木齐举办“古代波斯的辉煌展——伊朗文物精髓”,在成都、广州、南京推出“星夜空——波斯文化艺术五千年”特展。今年是伊朗与中国建交54周年。希望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学术等各领域合作进一步深化。伊朗与中国的关系就像一棵古树,植根于历史,蕴藏着肥沃的土壤。牧场不断拓展,走向更广阔的未来。我们的使命就是用心浇灌这棵高大青绿的友谊之树,让它枝繁叶茂,让子孙后代分享它的丰硕果实。 (作者为伊朗驻华大使)